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文艺殿堂虔诚的坚守者

发布时间:2014-07-14 00:00:00    来源:    作者:

 用“虔诚”二字来解读张云的艺术人生,毫不虚言。
  因为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深深的眷恋,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张云用文艺抒写灵性,用真情讴歌时代。精深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广安文艺界的杰出代表。今年,张云获得广安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特别奖,这一殊荣,正是他30多年漫漫文艺之旅的最好见证。
  故乡,一生难舍的情缘
  上世纪50年代,张云出生于渠江东岸观塘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村内有座碧峰山,张云的小名便叫“碧峰”。
  张云得以成长为广安文艺界的翘楚,祖母和外婆功不可没。祖母对他总是倍加呵护,常常说“这娃儿肯定有出息”。而每当上学报名之际,外婆就开始缝笋壳锅盖到街上贩卖,为他换来了学费。张云说,如果不是祖母和外婆,也许那时就辍学了。
  让张云毕生感激的,还有曾经教授自己语文课的陈老师。“是他开启了我的文学创作之路。”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张云的语文成绩总是全班第一,陈老师常拿他的作文作范文,念给同学们听。除了作文写得好之外,张云嗓子好,唱歌不赖。“那时唱歌能吼过几座梁子。”大队成立文艺宣传队时,张云担任独唱。他曾把自编自演的《两个老汉看水库》等节目,拿到修水库的工地上去演。那个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就开始显露出来。
  在本大队教书的女知青回城之后,张云就补缺在大队的小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张云人生的转折是在1977年,那是恢复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推荐上大学、中专,他赶上了这趟“末班车”。那年,南充师范学校来广安招音乐生,张云以一曲《战士歌唱东方红》被招生的老师相中。从此,他从“泥巴墙的影子”走进了城市的“水泥碉堡”,就读于南充师范学校音乐与语文专业班。
  在南充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张云踏上他的艺术梦想之路,开始学习五线谱,开始学琴,但更喜欢玩弄文字。由于指头僵硬弹不好风琴而常坐于琴房偷偷写诗,一些四言八句在《南充日报》上发表,挣得一元至二元稿费用于日常生活开支。
  1978年底,张云中师毕业,当时南充文艺界很看重他,他有机会留在南充工作。当一些文友与他谈时,他说还是想回到故乡去。开始他想去广安县文化馆工作,终未遂愿,而回到广安时被分配到乡下的一所小学任教。期间,他仍然痴心不改地在教学之余拼命地写作,一些诗作相继在《四川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来又参加了几次广安县的文学创作笔会,终成为县上的文学创作骨干,80年代初调广安县川剧团当了一名专业编剧。
  到了川剧团,经朋友撮合,张云认识了妻子朱女士。朱女士是中国典型的贤妻良母。婚姻虽然来得迟了些,但婚后很幸福。这位贤惠的女性安放了张云的心,给了他一个温馨的家,为他潜心创作奉献了太多的不可言说的爱。
  张云最初的感动,来自故乡这片令他痴迷的土地。他后来创作的一些作品,大多都是倾情故乡人事风物山水的,他的记叙散文《老家》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文艺,心灵最美的发声
  张云依然能记起初尝写作时的心情。初中毕业后当农村通讯员,写消息、通讯之类的文字,虽觉辛苦,但乐趣更多,特别是署有自己名字的“豆腐干”刊于报章杂志一角,“那种喜悦和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后来,张云开始创作诗歌,从四言八句到长短句,70年代末便有诗作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初,南充举办了盛大的“果城诗会”,张云脱颖而出,被誉为南充诗坛“八大金刚”之一,诗作曾获首届“南充文学奖”。
  张云前期的文学创作,以歌咏家乡的为多。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听惯了劳动的号子,看够了遍地的庄稼,所写之诗大部分很‘土’。”于是,他写农人、写泥巴墙的影子、写炊烟、写山路、写犁耙、写水牛、写草帽、写斗笠……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触动他创作灵感的涌流。在剧团工作的几年里,他创作了大型川剧《糊涂知县》、《料峭奇缘》等,曾获南充地区剧本创作一等奖。
  随后,张云到县(区)文化馆、县(区)文体局、市文联工作,一路走来,他更多地接触了市、区的一些重大文艺晚会,开始对文艺活动和文艺晚会进行策划创意和导演,他先后担纲执导的演出和晚会有:四川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光辉的旗帜》文艺演出、《喜迎十六大、颂歌献给党》全省大联动文艺演出、广安市庆祝建国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晚会、广安市庆祝建党80周年《党的光辉照我心》大型歌舞史诗、广安市2013年《和谐家园》元旦文艺晚会等200余台。
  张云不仅是总导演,还得为这些演出、晚会撰稿。《穿透舞台与时空的声音》收录了他为100余台演出、晚会撰写的主持词。此外,电视专题片剧本,如《东方地平线》、《永远的丰碑》、《美丽广安》等均出自张云之手。张云还连续10多年带领文艺演出队伍进京赴省下农村演出,曾荣获四川省送文化下乡先进个人。
  “杂家”、“万金油”是张云对自己创作的总结。他写过小说、散文、诗歌、言论、戏剧、辞赋、演讲稿和歌词等等,成果甚为丰硕,已出版诗集《心灵的歌唱》、歌词作品集《唱起春天的故事》、歌曲作品CD集《祝福广安》、《海之歌》、文艺演出串词集《穿透舞台与时空的声音》、电视专题片剧本、演唱作品集《东方地平线》、综合文集《广安印象》等。张云的歌曲作品,90%以上都制作成了音响,一个人拥有几百首歌曲作品的音响资料,这在地方的音乐界是不多见的。张云说:“把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和追求美的过程。抑扬顿挫的声音,穿透舞台,飞扬在时空中,岁月留给我的,曾经是甜美的回忆。”
  为时代写与书,为人民鼓与呼,为伟人故乡歌与颂是张云神圣的职责。广安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成为张云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滋养着他不竭的创作灵感。他以歌咏家乡改革发展主题的作品《山村喜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全国计划生育调演金奖,《乡音乡情》、《竹韵》、《母亲的火塘》获文化部“群星奖”奖,《反贪谣》获全国廉政歌曲创作优秀奖、四川省一等奖,《山村喜谣》、《致富谣》、《唱起春天的故事》、《海之歌》、《打谷酒》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他的获奖作品达100件之多。张云的作品,无论是对故乡的唱吟,还是对家乡山水的赞美;无论是对广安发展的记叙,还是对民风民俗的追忆;无论是对时代先锋的礼赞,还是对社会、人生的点滴思考,其中蕴涵的,都是他对人生、对家园、对时代的热爱。
  品格,人生之舟张满帆
  对于市文联这个单位,张云说是“清水衙门”;对于市文联专职副主席这个职务,张云理解为“无品之官”。
  如何当好这个“无品之官”,张云认为,要以真为人,以文化人,以德服人。张云说,立言先立行,立身先立德;先必有人格,后才有文格;文无品格,下笔无方;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只有把整个身心献给事业的人,胜利才会向他招手。”在2002年市文联成立之时,张云就调入文联直至退休。在文联工作的11年间,他的文艺组织才能和创作才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最初,广安市无一区、市、县文联到全面实现了县县有文联组织的目标。广安市文联克服了人少事多、经费缺少的困难,按照文联章程,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行“指导、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坚持有为才有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市文联组织开展的文艺创作、文艺培训、文艺采风、文艺展演、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多彩,基层文联建设卓有成效,市级文艺家协会、学会十分活跃,广安文化品位得到极大提升,为广安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艺支持和精神动力。市文联荣获四川省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得省文联的各项表彰,由于在抗震救灾中做出了成绩,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嘉奖。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张云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加快广安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他在二届市政协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提高文化品位,建设魅力广安》大会发言语惊四座,受到与会领导和全体委员的一致好评。为争取设立“广安文艺奖”,张云呕心沥血,连续三年撰写提案,大会小会鼓与呼。在他和文艺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广安文艺奖”终于尘埃落定,于2007年9月举行了第一届“广安文艺奖”的隆重颁奖。
  张云担任《广安文艺》主编时,倾力将其打造成为文艺界新人成长的摇篮,催生名品佳作的福地,拓展广安文脉的经络,擎举广安文艺的大旗,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四川文学》主编、著名作家意西泽仁先生称赞说:“《广安文艺》办得很精美,已成为全省市地级刊物的佼佼者了。”
  张云把文联工作简单总结为两句话,一是在文艺界传达党的声音,二是和文艺界同仁交朋友。张云说,搞文艺首先要学会交朋友,上至领导,下至庶民,穿西装的、打领带的、穿草鞋的、吃纸烟的、巴叶子烟的都要结识到。只有你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才把你当朋友。张云的人缘和口碑极好。他经常参加一些协会、学会的沙龙活动,节假日总爱和文友相聚,神侃艺术,激扬文字,怡然自得,陶醉其中。有些单位和个人要他写点什么,他也乐于效劳,一些业余作者的文稿,他总是认真审读。正是张云的这种作风和人格魅力,才赢得了文艺界的钦佩和敬重。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在这一长串社会职务的背后,我们可以阅读张云艺术人生中不凡的业绩。2008年初,张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安首届十大杰出人才”称号。当年9月,他又登上了“四川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颁奖大会的领奖台。而今年,他的众多荣誉之中又增加了极为有分量的一项——“广安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特别奖”。
  张云在他的综合文集《广安印象》的后记中写道:“我这一生,注定与‘文’有缘,30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爬格子,个中滋味,甘苦自知。用中国文字堆砌心灵的感动,虽然岁月蹉跎,白发平添,尽管笔管中流出来的是太多的苦味,但终究还是快乐和幸福的。”
  张云是个用文字滋养生命的人,原本以为他退休之后可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然而,他却坦言更加忙碌了。“目前,正在着手组织创意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群众文艺表演《春天的故事》,为邻水、华蓥、岳池、前锋等地方创作歌曲、电视宣传片等……”
  为什么闲不下来?张云的回答只有一句:“艺术青春不能以年龄衡量,生命不息,艺术长存。”
  张云是广安文艺殿堂一位虔诚的坚守者,他对文艺的执着和眷恋,蕴藉着一股激情,迸发出艺术的涌流,将一泻千里,奔腾向前。
  点播文字是责任,更是荣光
  记者:您怎样看待“广安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特别奖”这一殊荣?
  张云:这个奖项,于我来说,是有分量的,十分重要的,它是对我艺术人生的一种认可和总结,我将珍惜这个荣誉。
  记者:退休后仍然坚持创作,您对文艺创作为何如此痴迷?
  张云:退休后本想安静下来,但你越想安静,越是不得安静,一些冲动的文字时不时地闪耀在脑海里,令我夜不能寐。看来,坚持创作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记者:文艺创作30多年来,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云:痛苦并快乐着,在广安这片热土上,点播文字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光。
  记者:对于文艺创作的新人来讲,您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云:对生活的积累,对事物的认知,灵感的涌现,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坚守与勤奋是尤为重要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采访张云的时间是9月7日,星期六。原本以为他会和家人一起共享周末时光,然而他却忙得团团转。直到下午四点,他才有些闲暇接受采访。记者见到他时,他的电脑前摆放着一份歌谱。“为华蓥市创作的歌曲作品《华蓥山》今天刚刚录制出来,你也来听听。”张云一边招呼,一边打开了音箱,优美的旋律在房间里弥漫。采访完毕,天色已晚。“还得去趟图书馆呢,为《百年小平•广安记忆》纪念册修订文案。”张云已然忘记了时间。
  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张云始终精益求精,忘我创作,而退休后,他依然没有止住艺术追求的脚步,反而更加勤勉。这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生命不息,艺术长存。”张云的话语再次回响在耳边。是的,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只有不停地创造,艺术的人生才会更加绚丽多彩,而我们的生命也将延伸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