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对广安区文艺创作现状及对策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14 00:00:00    来源:    作者:

 

我虽然是一位省作协会员和省音协会员,但究其真实身份,确实是一位残疾人、一个下岗职工,一个业余文艺工作的爱好者。现在而今眼目下,有媒体将文学艺术界分为“体制内写作”和“体制外写作”。明白地说,拿国家工资写作的人,就是体制内写作;而不拿国家工资写作的人,理所当然地就是体制外写作了。按照这种观点,本人毫不例外地属于体制外写作的人了,也就是民间文艺工作的爱好者了,当然也就成了狗肉,也就上不得台盘了。
      近两年来,我与搭挡陈德富先生一道,主要还是写小说,偶尔也写点戏剧、小品和曲艺作品,有时心血来潮,也写点音乐调调,还和李洪、刘建忠先生搞一点地方历史民俗文化方面的讨论。
      在小说创作上,我与陈德富先生共同完成了100多万字的小说写作,其中《嫂娘》18万字,《大山儿女》22万字,《峰顶寺传奇》20万字,《幽静的斜石坝》20万字,《湖广填四川》50万字;预计10余万字的、以观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背景、描写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观念转变的系列小说《王老汉传奇》己完成7万余字。目前,仅《嫂娘》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得广安文艺创作三等奖;而描写某市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大山儿女》、描写“文革”年代的《峰顶寺传奇》和《幽静的斜石坝》均未能出版;而描写清代移民四川的传奇故事的《湖广填四川》,却与中央电视台梅地亚影视制作中心有改编成60集电视连续剧的意向,又未能继续下去。
在戏剧、小品和曲艺创作上,我与陈德富、李洪、陈德政、张显维等先生完成了以观塘镇旗山村村主任唐国民事迹为原型的大型戏曲剧本《旗山好人》和戏曲短剧《王老汉戴大红花》;小品《采访》、《请春酒》、《请仙娘》、《蒋道礼送礼》、《钢鞭材料》、《约会》、《访人户》、《听你的》、《鲜花牛尿吧》等;金钱板《洒向人间都是爱》。其中《旗山好人》在《宕渠风》连续完毕,《采访》、《听你的》、《鲜花牛尿吧》、《洒向人间都是爱》被搬上了舞台,《洒向人间都是爱》曾受到观看演出的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怀臣的好评。
     在音乐创作上,我和胡润华、彭念七写了歌曲《大黄河大风流》、《妈妈站在村头上》、《华蓥山情歌》、《蚩尤部落》、《为了你》,其中《大黄河大风流》、《妈妈站在村头上》被制作成音频,《大黄河大风流》被制作成视频,在网络上受到好评。
在地方历史民俗文化讨论的写作上,我与李洪、刘建忠先生撰写了5万余字的中篇学术著作《宕渠賨人演变初探》,在《宕渠风》陆续推出,又被《川东周未》摘录部分转载,获得了广安市社科成果二等奖,最近被《川东周未》全文连载,颇受文史爱好者的赞杨和读者的好评。
      应该说,本人和合作的朋友们在近两年里,为繁荣广安区的文艺创作尽到了自己的努力。现在,单从全区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文艺创作,我们的文艺创作是否繁荣了,是否打造出精品了,还有待大家共同探讨,当然也可以见仁见智。但我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从全区的角度看,我们的文艺创作并没有得到繁荣,更没有打造出精品来。
从区作协会员人数看,虽然有60多位作家,但能写小说的作家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那么5—6位,连10位都不到。而除去专写小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作家,能写中、长篇小说的作家,就只有3—4位,且都是体制外写作,又要忙于生计,在一起讨论研究也就没有时间了。这种状况,很难形成类似象“大巴山作家群” 那样有谭力、田雁宁、杨贵云代表人物的 “广安作家群”。从区内作家的作品看,比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显然有进步,但发表和出版的作品数量,实在是微乎其微,让人们难以启齿,难怪外地的一位作家谈到广安区小说,总会说广安区作家写小说,无论你如何拆腾,永远不会超过邻水县的作家写小说。虽然这话无论如何都让区内的作家们难以接受,但仔细想一下,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试想,你们出版了多少部小说作品?写好了没有出版的小说作品有多少部?你们现在两项加起来,到底有多少?俗话说没有数量也没有质量。能说广安区作家的小说超过了邻水县作家的小说么!
      现在,无论是区内的机关或企业,仍至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人们对于作家或者自称为作家的人,普遍的观点是很穷的人,是搞不到钱的人。客气一点,会认为你是一个写手,寒喧让座后与你闲聊,但话题绝对仅限于礼节性闲聊,双方均不得越雷池一步;不客气的,会把你拒之门外,视你为喜欢找岔的人,是胡乱打听机关隐私想方设法要写文章曝光,是给他们找麻烦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单就作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方面,恰恰让他们了解不到机关的真实意图,而机关的真实意图与老百姓的真实思想或想法是否合拍,也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一些同志会说,区上或宣传部或文联或作协每年都会组织作家艺术家到某个地方采风,难道作家艺术家去采风不是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么?本人觉得这话对,但也不对,因为小说创作不同于快餐型的诗歌散文类的创作,也不同于美术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因为小说创作是语言文字型的创作,其表层的结构也许是某个人物某个故事或某个情节,其内在的结构应该是人物的性格、爱好或内心世界,要达到这个层次,靠走马观花般的采风,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的作家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这个层面上,就先输了一着。
      小说创作是作家或作者精神高度集中的劳动,其艰苦和所耗用的精力和体力,应该和农民抬四力礅子没有两样,甚至有过之。当作家或作者完成了作品的创作,要发表或出版,要让人们检阅自己的思想观念或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区内的文艺刊物又仅《宕渠风》一家,不可能将全部版面给某个人去发表较大型的文艺作品,也许有人说,为什么不将作品交给市里的《广安文艺》?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也许更天真,试想区级的《宕渠风》就不可能将全部版面给某个人去发表较大型的文艺作品,难道比区级更高级的《广安文艺》会将全部版面给某个人去发表较大型的、而且作家或作者是属于区级或没有任何级的体制外写作的文艺作品?也许有人说,为什么不将作品交出版社出版?现在而今眼目下,大多的出版社都己商业化,很少推出一些纯文学作品;作家或作者要出书,就得自掏腰包。作为作家或作者,自己的劳动得不到承认,要承认还要掏钱,岂不是黄泥巴揩屁股,还要倒贴一坨么?如果自己不写,看看电视、坐坐茶馆,吹点牛儿,自得其乐,不但不会自掏腰包贴钱,也不会有这些烦恼,更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儿。
就算是作家或作者历经艰辛将作品写出来,自掏腰包将作品出版出来,但我们的刊物却看不到这些作家或作者的任何作品,我们的文艺评论家或文艺评论工作者似乎也不愿意为他们的创作引领方向和总结得失,不正眼看他们一下.......即便是看到了作品,也晓得他们的创作有优点,也有缺点仍至于失误,但我就是不说,让你像个没头苍蝇在那里乱撞,而自己则装扮成诸葛亮,在那里“羽扇绾巾”,没事儿偷着乐!
      这样的环境确实制约了广安区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文学艺术精品的打造。所以,本人提点意见,和大家共勉吧!
区内的文艺创作的组织者,要了解作家艺术家有什么文学艺术创作的想法或创作计划,要给有文学艺术创作的想法或创作计划的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开绿灯,要让作家艺术家单独地、多接触老百姓,多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思想,唯有这样,作家艺术家才能写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感的优秀文艺作品和精品来。
前两年深圳市承诺,凡户籍在深圳市的作家艺术家只要写出大型文艺作品,作者将手稿送到文艺创作主管部门备案,由深圳市政府扶持作家艺术家5万元出书;最近重庆市政府出资5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选出10部长篇小说出版。这些地方为了打造自己的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己经开了先河,为广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的好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向深圳和重庆学习,以繁荣广安的文学艺术创作、打造广安的文学艺术精品。
      我们的文艺刊物,我们的文艺评论家或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时刻关心本地作家或作者的任何文艺作品,既要看到他们文艺作品的优点、缺点仍至于失误,更要为他们的创作引领方向,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其创作得失。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初学写作的朋友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这样写,让初学写作的朋友尽可能地多起来,改变区内小说作家很少的状况,为繁荣广安文学艺术创作、打造广安文学艺术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