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文联动态

文联动态

“唱响四川”研讨会之名家专访

发布时间:2015-11-20 00:00:00    来源:    作者:胡佐斌

 

敖昌群:用歌曲传承民族的根

 

    “要想创造出老百姓喜爱的歌曲,就必须扎根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歌曲才有感染力和生命力。”11月16日,前来参加“唱响四川”作品研讨会的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敖昌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如何创作老百姓喜爱的歌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7年创作千余首歌曲面世

    早在1984年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由敖昌群作曲的《我爱你,中华》一鸣惊人,演唱者范竞马不仅取得与关牧村并列第二的好成绩,歌曲也不胫而走,后被多位歌唱者多次在国内外演唱,成为经典名曲。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敖昌群就开始了他的歌曲创作,在长达17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歌曲千余首,许多作品在群众中的传唱度很高。其中,代表作品《我爱你,中华》、《妈妈,格桑拉》、《草原上的格桑拉》等。在谈及《妈妈,格桑拉》创作时,敖昌群说,那时正值儿童歌曲匮乏的年代,本是参加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作品征集大赛,当拿到歌词时,“格桑拉”三个字特别吸引他。敖昌群曾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生活过8年,对藏族音律有一定了解,他将曲调的可听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顺利地完成了谱曲。之后,他叫来女儿,唱给女儿听,结果女儿只听他唱了一遍就会了,这让敖昌群很是高兴。“歌曲朗朗上口,一学就会。而歌曲中,表达的是对妈妈的爱,容易引起共鸣。”《妈妈,格桑拉》最终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随后,四川省以“让孩子唱孩子的歌”出版了儿童歌曲作品集,该歌曲也从四川开始传到全国,至今仍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此外,敖昌群的作曲作品还有《生命交响乐》、《大凉山随想》、管弦乐套曲《康巴音诗》、舞剧音乐《深宫啼泪》、歌曲《遥远的可可西里》等等,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公演。

    扎根土壤反映群众心声

    产量不说明问题,质量才最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精品佳作呢?敖昌群认为,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将自己的创作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相扣,反映时代心声,紧跟时代步伐。“时代的心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只有引起群众共鸣,他们才会喜欢,才会传唱。”其次,紧扣地域特色,扎根于我们生活的土壤,反映本土地域文化。“创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8年的藏区生活,是我歌曲创作的宝藏,是我激情迸发的原点。”翻阅敖昌群的作品,其中不少与藏族有关的音乐作品,如《康巴音诗》、《羌山风情》、《草原上的格桑拉》、《在草原上》等等。近期,敖昌群又开始对一些古典诗词进行谱曲,他希望“用歌曲传承民族的根”。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今年,省文联也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作工程,其中,“唱响四川——百姓喜爱的歌曲”音乐创作工程,旨在推动全省音乐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个活动,省音协团结全省的词曲作家,深入基层,为百姓写歌。截至目前,省音协已收到几百首歌曲,希望从这批作品中能诞生出老百姓喜爱的歌曲。

   “只有扎根生活,抓好本土艺术的挖掘,抒发人民的心声,才是好作品。”敖昌群说,一部艺术作品,技术是需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这样作品才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样,我们还需要好平台、好政策、好支撑,希望老百姓更多地关注本土艺术家的作品。”

    抓住本土特色激发创作灵感

    对广安音乐界,敖昌群非常熟悉,不仅来广安讲学,还为广安出版的原创歌曲作品集作序。“近几年,广安的原创音乐发展迅速,不仅有庞大的创作队伍,而且后辈力量雄厚,这在全省其他市州也很少见的。不仅如此,在省内外各类比赛中,也时常看到广安的音乐作品获奖。当然,这一切都与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既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又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为整个艺术作品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敖昌群说道。

    已到过广安多次的敖昌群,对广安有着一份特殊情感。“我是77级学生,受益于改革开放,因为小平同志,我才有机会参加高考,也才由此改变命运。”所以每次来广安,敖昌群都心怀感恩之情。“广安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这是广安的优势,这也为广安的词曲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此外,华蓥山游击队、双枪老太婆等革命故事和人物,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只要运用好了这些,肯定会出精品佳作的。”敖昌群说道。(朱丽)

 

 

 

王持久:《老老乡》缅怀邓小平

 

  “你是我的老老乡,我是你的小老乡。你一手播下的春光里,开放出百花香……”这首歌曲名为《老老乡》,首次公开的时间是去年8月21日晚“春天的故事——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交响音乐会”上,地点是在首都国家大剧院。在朴实的歌词里,充满了四川人民对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深切缅怀。

    歌曲的词作者也是四川人,老家在自贡市荣县,名为王持久,是海政歌舞团的资深词作家。而今已退休的他长住成都,与省音乐家协会联系甚密。11月17日,在华蓥市承办的省音协“唱响四川”作品研讨会上,记者见到了王持久老师。

    谈起《老老乡》,王老师说,当时虽是应省委宣传部的命题而作,但一提起邓小平同志,他就感到很亲切,“毕竟都是四川人,都是老乡嘛!他是我的老老乡,我是他的小老乡。”

    也正是基于老乡这份特殊情感,王持久在作词时便摆脱了平常写伟人的那种宏大而严肃的基调,而是从小处着眼,把邓小平当作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乡来写,“这样反而更能体现出伟人的平民风格和亲切情怀。”而在写作时,想着邓小平人生经历的起起伏伏,想着他身处逆境时仍时刻思考着国家和民族命运,想起他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想起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那口熟悉的川音时,王持久总是忍不住泪眼模糊,正如他在歌词里写到的:“摆起你的龙门阵,小老乡我热泪盈眶。”

    在进一步交谈中,记者得知,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持久老师的歌词创作便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由他作词的《古老的歌》被我国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作为个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唱红海内外。这首歌还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众多音乐院校收入教材,许多音乐学子唱着这首歌参加考试和毕业演出。

    1988年,青年歌手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由王持久作词的《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从此声名大振。而11年后,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焰火晚会上,歌唱家戴玉强、卢秀梅又联袂用美声唱法演绎了这首歌。

    1991年,原在四川省歌舞团工作的王持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选中,与范琳琳、宋祖英、吕继宏一同被特招,从此成为海政歌舞团的一员。而宋祖英演唱的第一首赞美海军的歌曲《海姑娘》,其歌词便出自王持久之手,后来在全军音乐电视比赛中获得金奖。

    在数十年的歌词创作生涯里,王持久创作了大量优秀歌词,不少被国内诸多著名歌手争相选唱,并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内重大歌舞传播平台,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百年梦圆》、《共享幸福》、《牵手明天》、《回家》、《红月亮》、《知己》等。

    尽管成就显赫,但王持久依然是一脸慈祥,丝毫没有大牌的范儿,看上去与一位普通老人并无明显区别。对此,他说,这可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我当过知青,作过服务员,在工会也干过,还当过兵,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我对广安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王持久老师主动把话题转回到广安,“这不仅是因为广安是邓小平的家乡,这里还是红色沃土,有着充满神奇色彩的华蓥山和双枪老太婆,还有浓厚的南宋文化、民俗文化等,这对任何一个音乐创作人来说,都是充满吸引力的。”他同时希望广安的音乐创作者们,既立足广安,又跳出广安,找准切入点,抓住广安特性,创作出更多更优美的音乐作品来。(胡佐斌)

 

 

李晓明:合作伊始,广安音乐响起来

 

    “我们与广安的音乐合作,已经有了好的开端。”这是11月17日中午,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词作家、音乐理论家、乐评人李晓明老师说的。在当天上午的“唱响四川”作品研讨会上,省音协与华蓥市的相关领导已初步达成协议:省音协将在华蓥市建立川东北地区首个音乐创作指导基地。

    李晓明所说的“合作”,是一种很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导,就是省音协定期派人到广安指导音乐创作工作,助推广安的音乐作品迅速迈上新的台阶。

    在音乐界,能保持谦逊与和善很难得,而李晓明老师之所以为众人所尊重,就是因为他的谦逊与和善。只要有人提起“水木亚丁”,人们就知道那是李晓明老师,并折服于他的音乐才华。在李晓明老师的人生成绩单里,很多项都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如:音乐作品荣获四川省首届期刊好作品一等奖、四川省广播新歌金奖、“首届中国旅游歌曲大赛中国旅游歌曲大赛”银奖、“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作品一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音乐作品奖,作品数次入选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农运会、青运会等全国大型活动主题曲,等等。

    但这些对李晓明老师来说,都已是过往。而今,他的人生早已转向于音乐评论和音乐组织联络工作。他的解释也很谦逊:“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不喜欢做那些环节太多的事。搞音乐创作太累,环节太多,要与制作、歌手打交道,涉及精力、财力等多方面的事,这不太适合我的个性。”

    但与他的进一步交谈中,记者明显感觉到,李晓明老师心里装着的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他希望音乐创作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从而推动整个四川音乐的快速发展与繁荣。而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四川音乐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这便为音乐评论的崛起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这就是他转型的真正缘由。

    近些年来,李晓明老师多次在四川省、成都市和各地(市、州)的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或评选主持人,如:组织并参与主持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历届音乐理论研讨会,历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音乐作品评选评委会,全国第二届优秀音像制品评奖四川省评委,西南地区川、滇、黔三省“赤水河音乐节”任评委,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四川省赛区评选评委,历届四川省“蓉城之秋”音乐节作品评选的组织、推荐、评选工作,四川省“五个一工程”音乐作品的评选评委,等等。其撰写的音乐理论文章和音乐评论也常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上发表。

    谈起广安,李晓明老师说,广安音乐创作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而且广安拥有丰富的创作题材,如邓小平故里、双枪老太婆、南宋文化、“两江”文化等,只要加大这些题材的深入挖掘,便能展现出广安音乐的独特个性,进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音乐界中推出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来。

    “我希望广安的音乐创作基地能尽快建立起来,届时,我也非常乐意与广安众多的音乐人共同探讨音乐的创作与发展问题。同时也期盼广安的音乐创作,能借力这个平台,唱响四川,唱响全国。”采访结束时,李晓明老师充满期待。(胡佐斌)